12月18日晚上,由過程分析與控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舉辦的學生團隊學術培訓會在實驗樓B座513室召開。實驗室特邀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部吳同教授擔任主講,講授科技創新與文獻查閱及應用等相關內容。實驗室主任譚超教授主持培訓會。

培訓會上,吳同教授從新時代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出發,強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在校期間參與科研活動的重要性,并引出在學習和科研創新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查閱和利用文獻,他舉例闡述了文獻在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吳老師針對科研工作的不同階段需求,采用多個經典案例,講解了科研工作的選題及科技文獻檢索步驟、閱讀整理、可用數據庫等內容。同時也指出了目前在校大學生查閱資料面臨的問題,如當代大學生獲取資源主要通過教科書和百度百科,但卻面臨教科書上的內容雖經典但陳舊過時,而百度百科搜索的內容不可靠等問題。他表示,“文獻檢索只是第一步,批判性閱讀文獻是第二步,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希望大家珍惜進入重點實驗室的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譚超在總結發言中詳細介紹了我校過程分析與控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同時鼓勵同學們組織團隊申報學校啟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此次講座持續約一個小時。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表示,對科研工作和文獻檢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了諸多靈感。培訓會結束后,多位同學意猶未盡,紛紛跟隨老師繼續交流。
據介紹,過程分析與控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是四川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高校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以“綠色、快速、非破壞、多通道、在線、原位”為特征的過程分析與控制技術方面的創新性研究,特別聚焦于分析方法與技術創新及其推廣應用。我校實驗室成立有學生團隊,規模在20-30人,包括多個專業和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定期選拔有志于分析技術方向發展與深造的青年學子,進入實驗室進行全方位創新訓練。實驗室定期組織校內外相關專家對團隊成員進行免費高精尖的學術培訓、大型儀器技術培訓、科研實戰訓練、個性化職業發展規劃定制等,同時開放實驗室軟硬件資源供學生使用。
(供稿/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部 譚超 編輯/梁麗莎 制作/幸雁)